项目名称:罗店划龙船习俗项目编号:国Ⅰ扩展-Ⅹ-3

项目名称:罗店划龙船习俗项目编号:国Ⅰ扩展-Ⅹ-3

罗店划龙船,与吴越古时的端午文化、龙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脉关系,是当地人民依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,历代相传形成的风尚与习俗。罗店市中有河穿镇而过,西承江水,清澈如练。宋代郏亶《吴门水利书》载名为“练祁浦”,又称“罗溪”,全长3000米,平均宽度20米。沿河石板铺路,两岸枕河人家,为天然自成的划龙船水道。

明朝初叶,在罗店由渔村兴起为集镇的过程中,当地商贾开始集资发起在端午节以“水上划龙船”活动来举行庄重的祀祭活动,祈求神龙庇佑天下太平、风调雨顺、年景丰收,当时成为轰动乡里的盛举,被乡民认同为地方盛事,后渐成习俗,“罗店划龙船”,也成当地民间端午日最重要的活动。据《宝山县续志·卷五·礼俗篇》称:“五月五日以龙舟竞渡,有戏舞、军器、赛拳者,名曰快船,尾龙舟后,各劳以酒,罗店此风最盛”。“重午轻桡逐胜游,尖尖龙尾接龙头;水戏别作凌波舞,赢得菖蒲酒满舟。”——清·宝山邑人周兆鱼《潜溪杂咏》这首清代文人的诗歌,记叙了清代罗店端午日“划龙船”习俗的盛况。

罗店龙船在发展的过程中,有传统的特定模式,造船和划船者都是以“子承父业”的形式传承。活动时以“立钻”(又称“立竿”,在镇中心竖竹竿)发布信息,以参与活动的船数为活动举行天数,以“拾鸡蛋”(抓阄)确定轮流做东道主的顺序,并称东道主为“头港”,行驶指挥权。龙船表演于每天下午开始,连续进行2至3个小时,尾随龙船的还有许多“快船”和“小划船”。与此同时,陆上表演也是丰富多彩,民间表演形式多达十几种,龙船由民间自发组织,经济来源于“大户出大份,小户出小份”。造船、划船所有劳作全无分文报酬,能者皆争相参与,并以此为荣,百姓也对此倾注极大热情,或备礼酬劳出力者,或煮茶款待观赏人。

随着社会的发展,罗店龙船也几经周折,面临困境,又几经重生,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。抗战时期,整个国家陷于战争和动乱,繁华的罗店镇,荡然无存,但“划龙船”风俗一息余脉尚存,战后得以恢复。1993年,罗店各界人士联名呼吁恢复“划龙船”活动,并有“造船世家”张氏四兄弟自发聚资建造龙船,镇政府遂顺应民意,每年举办“龙船文化节”,由此端午日“划龙船”风俗进入了新的历史鼎盛时期。

相关推荐

县长秘书(县长是什么级别)
office365怎么登陆

县长秘书(县长是什么级别)

📅 07-10 👁️ 9700
没有找到站点
bte365娱乐场

没有找到站点

📅 07-01 👁️ 4822
淘宝开放平台
bte365娱乐场

淘宝开放平台

📅 07-19 👁️ 9707